城市中的一休之景
綠洲 Oasis, 2020
藝術家 陳詠藍
處於城市之中,城中人匆匆而處,往往很難「擁有」大自然。 樓與樓之間的一小片休憩空間,卻成了我們在石屎森林中所謂的「自然生態」,本地年輕藝術家陳詠藍Lydia的作品《綠洲 Oasis》,以城市人、地景、都市規劃的角度重新審視和概念化香港的休憇空間。
根據香港政府的發展規劃,每個香港市民應該至少擁有 2 平方米的開放空間。然而,香港暫落後於其他亞洲城市如東京、首爾、上海和新加坡,這些城市的居民擁有 5.8 平方米至 7.6 平方米的開放空間。城中「無處可休」,Lydia開始對香港是否存在任何「自然」感到好奇,繼至了解我們與這些公共空間的關係。每個被政府悉心準備與地方建設,公園和休憩區,可說是我們在城市中接觸到最近「自然」之地,也可說是唯一最接近人類本能的、石屎森林中允許各種自然而生之地。
想是不少人都有這個疑問——香港到底有多少個公園?香港作為國際中心,城市中的日常運作、規劃建設一切早已在計劃之中,城中的一棵樹、一株植物、一顆磚,編然有序。質疑自然,固是認為「自然」本應讓事情自然地發生,沒有計劃、沒有人或組織,讓世人享受平靜和安寧之景。
圖片來源:網上圖片,明周文化 - 《從社區出發:二陂坊遊樂場給香港公園設計的啟示》
概念的可視化
藝術家現職為平面設計師,早於當年已展現出過人的設計思維。她將這些公園的平面圖製作成微型、實體化,以俯視的角度完整呈現每一個公園所有佔據的面積與形狀,像玻璃碎片一樣遍佈我城。雕塑變成了微縮模型,觀眾可以觸摸 / 拿起 / 感受每一個空間都是如此死氣沉沉,死寂、和沉重,我們的空間就像被鎖在籠子裡般悶熱。
對於城市規劃,不可避免的是把城中每一個物品附設編號。一旦被安立編號,我與你都彷彿成為「被安排」的一部分。與Lydia來說,每一塊公共區域各具獨特性,更認為每一個地點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基於地理坐標,她把數字刻在480件混凝土塊上,以形象化、同時強調它們這種「被安排」的存在。每一塊標牌上,相同的字體反映了把物件「定性」的冷酷,藝術家參考標牌相同的字體 MHeiHK,以設計思維挑釁其藝術性,反更加重其中正式、沉氣、機械的感覺。
MHeiHK。圖片來源:網上圖片
「綠洲 Oasis」,2020,混凝土,鐵,支架,鐳射雕刻。圖片來源:藝術家
「覆蓋」綠洲的製造物
混凝土與金屬為城中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必具材料,毫無生氣且冰冷。縱使具有大自然的元素,混凝土和金屬出自同一「母體」,其形式之變化,終究還是成為「覆蓋」綠洲的製造物。鐵是常用於建築的材料,也是公共休憩區常用的建築材料,Lydia運用常用的建築材料,重新的把香港所存在的休憩之地,一同呈現。
藝術家把480個休憩區按面積劃成色塊,再按其面積比例計算,以混凝土製成立體方。每一個立體方在模製時,周邊協助定模的框架像極了籠子,而我們成為了那位「編程」的角色,耐人尋味。像是地圖中的建築,藝術家以地區分劃,變成了「城市地圖」,外形與用法和孩童玩的小童拼圖一樣,背後的意義不言而喻。
「綠洲 Oasis」,2020,混凝土,鐵,支架,鐳射雕刻。圖片來源:藝術家
籠子與玩具
當天我親身拜訪作品,先是被極為精細的造工所震撼,後是為香港公園的「數量」所驚訝。作品長好幾米,遠看有像當代「工業風」的長桌,近看是每一顆可拆除把玩的小方塊。我問:「這公園是真的這個形狀的嘛?」,方塊在手心十分的有重量,後知道是藝術家到訪每一個休憩區,不得不佩服。從多多少少方面看出,在城市規劃中,「公園」總不是優先事,不少規劃都是奇形怪狀,要多怪有多怪。在社會慢慢重視綠化環境之先,現實我們就是像身處籠子之中,逃不出被安排的編號與「非自然」定律。
藝術家陳詠藍的作品都圍繞「城市感想」,她對創作有著「非一般」的耐心,每一份作品都是細心雕琢之物。在城市之中,又能否耐心的走訪480處,為尋屬於每一個你我都能感受的「一休之景」?